今年是复古风满满的一年,各种“奶奶系”单品大范围回归。除了已经爆火的老爹鞋、灯芯绒、奶奶裤,最近奶奶风开衫又称为时髦精们的新宠。还不会挑选的小姐姐,赶快看过来。
奶奶风开衫指的是V领且厚实有重量感的一类针织开衫外套。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这种开衫外套就开始流行了,它摒弃了腰线的表现,追求更随性自然的穿着效果。如今奶奶开衫回潮,喜欢的小姐姐掌握三招不入坑哦。
第一材质
混纺即混纺化纤织物,是将化学纤维与其他天然材质混合纺织形成的一种产品,它既有涤纶的风格又能融合其他混合材质的优势,因此也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面料。
挑选建议:混纺面料一般都是优势互补的,起球率会较低。对春秋来说,建议选择棉混纺,穿着舒适度会比较高;冬季的话,选择羊毛、羊绒或貂绒混纺,会有更好的保暖效果。
羊毛是一种保暖性极强的自然纤维面料,手感轻盈柔软,具有一定的弹性,吸湿性和可塑性都蛮强。而且羊毛制成的开衫不会容易有褶皱,秋冬穿着再合适不过。不过纯羊毛的开衫造价比较高,适合预算充足的小姐姐。
挑选建议:羊毛材质的种类很多,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羊仔毛和美利奴羊毛。羊仔毛开衫纤维较粗,贴身穿可能会一定的扎身感。而美利奴羊毛开衫相对来说就细很多,算是羊毛中较为优质的品种。大家可以根据穿着体感来选择。
马海毛其实也是羊毛的一种,它取自安哥拉山羊的被毛。马海毛的保暖效果介于羊毛和羊绒之间,它的纤维比较粗,有种绒绒的质感,看着就很暖,可以打造出温柔甜美的气质造型。
挑选建议:马海毛是一种长毛绒织物,表面比较柔滑,弹性和卷曲比较少,穿上身很显贵气。但是它会掉毛,而且长毛会有视觉膨胀效果,大骨架的妹纸穿上会更壮,要慎选。
第二版型设计
短款奶奶开衫是最适合小个子菇凉的,没有之一哦。因为下摆的长度在腰线以上的话,可以缩短上身,拉长下身,自然修饰好比例,更显高瘦。不过短开衫会让人将视线集中在上半身,如果是宽肩女孩,可能会放大这个点。
中长款奶奶开衫是日常出镜率最高的,因为长度够用,保暖性不错,而且这种长度不是很挑人,都可以驾驭得了。特别是对于臀部或者大腿有些丰满的小姐姐,遮挡效果棒棒。不过中长款易先胖,建议敞怀或者束腰带穿着。
长款奶奶开衫就比较适合高个子女生来驾驭,特别显气质。而且敞怀穿着,有种走路生风的霸气,还能轻松打造不好好穿衣的慵懒感。最重要竖直的长线条有显瘦作用,胖妹也可以试一下。但切记不要过长,到小腿比较好。
挑选建议:从衣长角度来说,短款适合小个子,长款适合高挑妹,中长款的话就不太挑人。另外,短款容易显肩宽,不适合宽肩妹子。中长和长款最好是敞怀穿,内搭修身单品会更有层次效果,更显高瘦。
从肩袖来说,标准袖的奶奶风开衫与落肩袖的是各占一半的。标准袖指的是衣衫主体与袖子的拼接处就在肩膀的正中位置,比较明确清晰。这种就很大众化,驾驭起来没有什么难度。
落肩袖指的是衣衫主体与袖子的拼接线掉在大臂的位置,相当于身体本体侵入了袖子。这种袖子最大的优势就是更有慵懒感,很随性自在。而且重要的是,对于窄肩妹妹和纸片人非常友好,修饰效果赞的。
挑选建议:从袖型的角度来说,建议宽肩和斜肩妹纸选择标准袖,不会更多的暴露缺陷,而窄肩和纸片妹,选择落肩有拓宽加厚效果,会更合适。从风格角度来说,标准袖比较传统自然,落肩袖更随性慵懒。
第三样式设计
绞花纹是一种充满复古风格的花纹设计,比较常见于粗棒针织的开衫上面,主要有麻花纹、竖条夯线等等。绞花纹立体感极强,穿上身具有浓郁的复古文艺味道,适合走森系路线的妹纸。
挑选建议:绞花纹开衫无疑是最契合奶奶风的元素,本身粗棒+麻花就是记忆中的样子,文艺范超强,辨识度也够高。不过因为花纹立体感强,就容易造成穿着的膨胀感,所以大骨架和微胖妹可能要绕道了。
撞色拼接的奶奶开衫可能是将复古和现代融合的最好的一款设计了。本身秋冬季的单品颜色就偏暗,如果可以选择一些鲜艳的亮色来拼凑组合,瞬间就能增强吸睛效果和潮流值,有种老物新穿的调调。
挑选建议:撞色可以分为互补色的拼接和相似色的拼接,前者视觉冲击更强,后者层次感更佳,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。不过无论哪种,都要注意色彩不要超过3种,否者就很散乱,不够高级了。
提花设计的款式就更为丰富了,最经典的莫过于格纹。格纹是典型的英伦风元素,上身充满摩登效果。而且格纹可选择性更多,比较常见的就是窗帘格、威尔士亲王格和千鸟格。总之,穿格纹有利于打造大气优雅的穿着效果。
除了格纹,一些动物纹路和几何纹路也是奶奶开衫比较常见的设计,这些元素相对来说就更活泼多变一些,可以有更具体的个性表达。不过花纹单位面积的大小会影响胖瘦,大花纹视觉膨胀显胖,细密花纹更显瘦。
挑选建议:提花这种元素主要还是看个人的喜好,追求经典不过时的穿搭效果,格纹是最佳选择,安全牌不出错。如果是年轻人追求时髦吸睛,那么可以选择一些更具个性化的元素点缀,有利于区别路人甲。
声明:文字原创,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,谢谢。如果你喜欢本篇文字,欢迎分享转发到朋友圈。